伴着高亢悠长的汽笛声,5633次列车缓缓驶入喜德站。这趟公益慢火车,不仅是便利彝乡儿女的“求学车”“致富车”,更将法律的种子播撒在了大凉山间。
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民一庭、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送给孩子一束法治的光”系列未成年人普法活动(第五场)2日在各大媒体平台播出。本次活动走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在5633次慢火车3号车厢里为学生们带来一堂特别的普法课。
“李贝贝把同班同学王小明的照片和个人信息发到网上,配有侮辱性绰号和表情包,引发网友群嘲。”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法官陈晓抛出问题,“故事里的‘开盒’行为可能侵犯王小明的哪些权利呢?”
“肖像权。”
“名誉权!”
“还有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抢答。
“没错,‘开盒’行为人根据具体情节可能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严重的还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陈晓总结道,“大家要切记网络空间非法外之地,坚决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同时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陈晓是一名青年法官,去年“彝乡情·法治慢火车”普法队刚成立不久,她便主动申请加入,至今已参与10余场青少年普法活动。总是笑意盈盈的她,仿佛自带亲和力,同学们愿意与她亲近、听她讲课。“能够为大凉山的孩子们普法,我感到很荣幸!”陈晓说。
慢火车上,不仅有背着自家瓜果蔬菜、家禽家畜到西昌贩卖的彝族老乡,还有不少背着书包、怀揣梦想到异地求学的学生。
四川省律师协会第十届民族法律事务工作委员会委员则金华就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时隔20余年,再次踏上5633次列车,则金华难掩激动地说:“光阴似箭,曾经的慢火车,如今已焕然一新。”2023年,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对5633次列车进行升级改造,将3号车厢改造成“学习车厢”,开辟阅读角,并安装了方便学生学习和存放书籍的课桌椅。
“这趟车把我送进大学的校门,最终也引领我走进了庄严的法律殿堂。”则金华告诉同学们,“只有尊重法律、学习法律、运用法律,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远。”
“你问我要去哪儿啊?追随法治的光看气象万千……”活动现场,妞妞合唱团的“妞妞”们演唱了歌曲《脊背上的光》,用美好的歌声,传递对法治社会的赞美。
“海妞妞”阿牛海医认真翻阅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们赠送的未成年人保护纪实普法漫画书《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里面生动的法律故事令她着迷不已。她说:“法官‘老师’们告诉我们学习法律知识很重要,今后我会勇敢地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当慢火车即将停靠西昌站时,普法课也接近尾声。但大家知道,普法的脚步永不停歇,法治之光已经照亮前行的路。
作者:张雅雯 尹恒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