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工地大哥参加北京图书大厦读书会”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来自河南省濮阳县文留镇银岗村的建筑工人刘诗利,平日搬钢筋、打混凝土,休息日穿梭于书店。
长期以来,社会对体力劳动者的关注多停留在工资保障、安全条件等物质层面,而他们的精神需求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刘诗利的选择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劳动的繁重从未消解他的精神渴求,书籍对于他,是帮助自己干活做事,是工作之余的放松,也是给孩子们言传身教。这也提醒我们,讨论“劳动者尊严”时,既要考虑到他们基本的物质需求,也要在精神文化层面提供更多条件。
普通劳动者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是值得珍视的文明底色。给予他们更多精神关照,需要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如进一步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公益展览等公共场所和公共资源向公众敞开,推动“职工书屋+技能培训”建设等,以此助力更多像刘诗利这样“脚踩泥土”的普通劳动者更从容、更自信地“仰望星空”。
作者:李丹迪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