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乡村振兴需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党建引领、人才支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日前,湖北省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社区学院在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举办2025年二季度“名师沙龙”主题分享活动,邀请全国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代表现场分享经验做法。武汉市涉农区街道、村党组织书记代表参加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
“当村书记,头一条得有带大伙儿致富的真本事!”与会代表现场参观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时,五里界街道锦绣村党支部书记刘兵介绍,“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强村公司,才有了眼前这个集餐饮、娱乐、亲子、民俗、水游于一体的‘江夏里’,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乡村如何留住更多年轻人?“要把我们的绿水青山变成青年创业的广阔天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原党支部书记潘文革在现场回顾了余村从“卖资源”到“卖风景、卖文化”的产业转型历程,还分享了余村创业故事,如今的余村已吸引了上千名青年才俊。
“村书记必须要用企业化、市场化的理念来发展农村、建设农村、营销农村。”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说,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堰河村,如今一家一栋小洋楼、一家一辆小轿车、一家一个致富项目,人均存款达到10万元。闵洪艳在村干部岗位上干了近40年,一步步带领群众把石板坡变成千亩飘香的茶园。如今,村里的露营基地年接待游客68万人次,“走的是‘绿色路’,吃的是‘生态饭’”。
“敢想敢干不是蛮干,是在党组织领导下锚定目标,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与群众一起干。”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第一书记骆晓丽分享道。她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蔬菜产业从试种30亩扩大到500亩。目前,第一季瓜果实现农户每亩增收三四千元。
“村书记先得自己立得住,腰杆硬!”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党支部书记谢蓉,为三峡库区移民开辟了家门口就业的新路,她创办的手工基地获评省级巾帼示范基地,产品远销海外。她说:“村民自治必须把握好法治这把尺子,先量班子成员,再量群众。根基稳了,全村方能一盘棋,产业才有沃土。”
湖北省委政研室原一级调研员余爱民长期在农村调研。他认为,当一个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要具备“五个有”:要有永远跟党走的政治品质,要有一心为农民的人民情怀,要有敢拼敢赢的勇气激情,要有带领群众致富共富的过硬本领,要有一碗水端平的公正品质。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银根点评说,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都是以党建为引领,树立群众致富的信心,进行产业转型推进三产融合,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干部和群众共商、自然和人文资源共融、自然治理和乡村治理共治、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促、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共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武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的工作要求,依托武汉社区学院的实训阵地,走“干而论道”之路,让基层干部在一线学经验、找方法,锻造堪当乡村振兴大任的基层“头雁”队伍。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