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辽宁沈阳“供销市集”首店亮相中兴,300余款农产品直供市民餐桌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刘婉茹
  • 作者:于险峰
  • 2025-07-04 21:18:58

7月4日,随着“沈阳供销市集(中兴店)开市!”的宣布声,辽宁省沈阳市首个常态化运营的供销市集实体店在中兴—沈阳商业大厦正式开门迎客。这家融合“基地直供+场景体验+助农平台”模式的门店,是沈阳市供销社联合中兴商业构建常态化市集消费场景的一次有益探索,不仅带来300余款源头直供农产品,更通过明档加工、现场品鉴、老供销社场景还原等创新设计,让市民在都市中心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消费新场景。

186065

打造扁平化流通渠道,引领消费新潮流

“过去供销市集多是临时展销,现在我们把‘永不落幕的市集’搬进了大型综合商场。”沈阳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新店通过整合“产地直供展销、沉浸式体验、三农主题推介、同城配送”四大功能,构建起常态化消费场景,将商品流通链条缩短50%以上。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形成“源头让利、平价惠民”的良性消费闭环,为市民带来“源头直供、质优价惠”的购物新体验,成为联结城乡、促进消费的崭新名片。步入市集特价专区,来自生产基地的优质农特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眼前一亮。以鞍山海城的鲜鸡蛋和沈阳苏家屯区的“八里香”香瓜为代表的特色商品,凭借产地直供的独特优势,相比传统商超流通渠道,价格直降10%~15%。如此实实在在的让利空间,让市民真切感受到扁平化流通模式带来的实惠。

值得一提的是,市集内还设有“三农”会客厅和第一书记推介专区。“三农”会客厅作为开放式空间,定期组织采购商、企业与农户进行深度交流,搭建起高效的产销沟通桥梁,同时也为农产品发布提供了专业场所;第一书记推介专区则为驻村第一书记们提供专属展台,他们能够在这里全方位推介各地特色农产品,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186066

据悉,沈阳市供销社已通过年货市集、马拉松供销市集等20余场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落地中兴—沈阳商业大厦,正是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的最新实践成果。

央企直供+本地特产 打造舌尖上的供销矩阵

沈阳市供销社与央企中粮家佳康深度合作,平价肉直供店进驻中兴店。双方依托供销体系与中粮养殖加工基地资源,创新“养殖加工基地+直营店”直供模式。据介绍,中粮家佳康凭借180天纯自然饲料生态养殖,全程无化学添加剂与激素,养殖、屠宰、加工全程标准化、可溯源,从源头到餐桌全方位保障肉品安全。在直供店内,师傅现场分解猪肉供市民挑选,市民李女士边选购边感叹:“亲眼看着分割,价格还比超市便宜15%,这钱花得放心。”此外,在特色食材品鉴区,工作人员现场炖煮的新民酸菜炖肉香气扑鼻,市民王大爷尝过后当即下单:“这酸菜是咱沈阳特产,配央企直供的猪肉,味道正宗还不贵。”而红背篓果品区则化身“水果前置仓”,新民小梁山西瓜、于洪拉马台西红柿等时令鲜果,通过高效配送体系,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新鲜速递。

186067

数据显示,仅辽宁特产专区就集结了200余款地域农产品,从沈阳酸菜到铁岭榛子,构建起覆盖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特色供应链。更令人惊喜的是,消费者只需轻点“合合通—数字供销综合服务平台”供销市集小程序,就能轻松线上下单,享受线下便捷提货服务。

老场景唤醒时代记忆 新供销链接乡村振兴

“这搪瓷杯跟我结婚时买的一模一样!”在“老供销社”主题打卡区,60多岁的张女士对着木质柜台拍照留念。老式挂钟、复古货架等陈设不仅吸引中老年顾客怀旧,更让年轻人好奇“供销社的历史”。项目负责人表示,场景化设计旨在让供销品牌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据透露,沈阳市供销社将以中兴店为样板,逐步打造更多的供销市集实体店,通过“合合通”供销市集小程序实现全城配送。“我们要让市民买到平价好物,更要为农民打通‘最后一公里’,让供销市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支点。”沈阳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玉晗表示。

186068

当老供销遇上新消费,从临时展销到常态化运营,变的不仅是销售场景,更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深度变革。中兴店的亮相,既让城市居民触摸到源头农产品的温度,也让乡村特产找到了直达都市的快速通道,为产销对接提供了可复制的“沈阳方案”。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