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
教育为墨,绘就团结多彩画卷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鄂托克前旗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念融入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扎根成长。
走进校园,民族团结的元素随处可见,56个民族卡通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石榴籽”文化长廊等,都为学生营造了沉浸式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日常行走间领略各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
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民族音乐与舞蹈表演等专业设置,闽蒙宁三地青少年“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主题云队课、“民族美食制作体验”“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大赛等活动开展,主题书法、剪纸、绘画、泥塑等作品创作,无一不让学生在学习文化技艺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尊重、包容与团结友爱的精神,实现多元文化在校园里的共生共荣,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当好民族团结的拥护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文化为桥,搭建团结交流平台
在鄂托克前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凝聚人心、促进团结的重要纽带。
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全旗境内现存中共中央派出机构旧(遗)址群、革命历史旧(遗)址群等红色史迹53处,建成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等“1+8+N”红色培训矩阵,生动讲述了鄂前旗的红色故事,推动各族群众在红色革命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推进传承红色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同频共振。
在嘎查村、社区,一场场浸润心灵的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开展,“文润北疆 艺启乐享”全民艺术培训、“书籍里的非遗”系列活动、“大地流彩”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和美乡村农牧民气排球邀请赛等各类活动,以多元形式传递文化力量,促进各族群众在热烈欢乐的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沉浸式体验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生为本,夯实团结幸福根基
鄂托克前旗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举措,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
深入推进“一产重塑”行动,2024年落实产业发展资金8816万元,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集体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形成典型示范,68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25万元,各族农牧民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携手前进。
农村牧区清洁取暖工程扎实推进,公交车免费政策全面推行,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日趋完善,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有序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断取得新进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片越擦越亮,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更加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石榴花开鄂前旗,籽籽同心共奋进。鄂托克前旗将始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嵌入的实践路径,让“石榴籽”在草原大地茁壮成长,“团结花”在奋进鄂前旗常开长盛,共同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供稿:鄂托克前旗民委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