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戴上帽子、拿着水杯,村委会就安排我们统一坐车上来,下午到点又挨个把我们送回家,给这些桃子套袋就是我们一天的工作。”正在云南省会泽县鲁纳乡狮子村“云狮园”蜜桃基地干活的村民冯华香介绍道。
桃儿圆:开启农忙进行时
伴着夏日的暑气,狮子村“云狮园”蜜桃基地的桃树挂满了青绿圆润的桃子,村里招募来的几十个工人正穿梭其中,为这些青桃逐个套袋。
“给桃子套袋,能有效阻挡害虫侵害,避免和农药直接接触,还能调节果实成熟阶段的微环境,这样结出的蜜桃又好看又好吃!”基地管理员段开红一边介绍一边熟练地示范,“不过,套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咱们挑选这个油纸袋的材质、套袋的手法,都很有讲究……”
基地管理员段开红为村民示范套袋手法。冯惟治 摄
桃园基地的套袋作业现场,宛如一幅流动的农耕画卷。顺着基地往下,工人们在桃园里集中作业,站在桃树下,灵巧的手指翻飞如蝶——撑开棕色的油纸袋、拢住青桃、扎紧袋口,不到十五秒的动作,便给青桃穿上了“油纸衣”。
狮子村村民正在基地为蜜桃套袋。冯惟治 摄
在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会泽卷烟厂驻狮子村第一书记虎志刚的带领下,蜜桃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桃园基地占地面积160余亩。今年是挂果的第二年,按照目前挂果的情况,预计产量能达到70吨左右。
谈及蜜桃基地的建设成效,虎志刚信心满满,“蜜桃基地形成规模之后,我们招募了当地的村民担任管理员和基地务工人员,管理员平均每天能拿到130元的收入,务工村民每天也有80~100元。灌溉、除草、套袋、摘桃……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村里有活计可以做,也更愿意留在这里,共同参与乡村建设。”
笑容甜:桃园里的“守望者们”
通过引进种植专家的培训,村民们掌握了套袋、病虫害防控等果园管理技术,这不仅培养了新型职业农民,提升乡村农植作业的现代化水平,还为村民提供了季节性就业岗位,吸纳留守妇女、中老年劳动力就近务工,实现“家门口赚钱”。
“身边都是熟人,活干得放心也舒心,一天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工作,时间好像都变快了。”一位村民笑着说道。
管理大片的桃园,段开红觉得很荣幸,却又时常担忧,“我也不算多专业,凭借自己那点经验再和大伙一起摸索尝试,这么大一件事交到我手上,我肯定得尽力搞好!”
自从接手管理蜜桃基地,段开红大部分时间都守在桃园里,在田间地头,常常一走就是几个小时,他仔细确认桃树长势、桃子状态,认真检查工人套袋的手法是否规范。
狮子村“云狮园”蜜桃基地。冯惟治 摄
“今年是第一年开始大量招募村民在套袋季节集中劳动,我们希望在解决大家就业问题、增加收入的同时,增强大伙儿的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虎志刚与村委会负责人在决定种桃树时就希望把桃园基地建设作为狮子村发展的长久之计。“先让第一批工人掌握套袋技术,随着他们的收入增加,明年就能再多招一些人,让有经验的教新人,逐渐带动起来,一步一步实现互助共富。”春赏桃花、秋收蜜桃,这样一来,“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将不再只是愿望,而是实实在在的成就。
迎着太阳上山,赶着落日下山。桃园里有了一群怀揣着共同愿景的“守望者”,无论是作为项目发起者、基地管理员、还是套袋工人,大家一起参与培育、浇灌,共同期待着收获时刻。
圆圆的蜜桃,映照着狮子村村民甜甜的笑容,也见证着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
作者:赵依熔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