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东西部协作助力五龙村蝶变

“银发经济”激活乡村品牌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孙嘉慧
  • 作者:程以琳 任小君
  • 2025-07-31 16:49:58

四川阆中市天宫镇五龙村抓住“东西部协作”的契机,将自身定位为“特色旅游小山村”。通过系统改造基础设施、整合土地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五龙度假区。

“我的老房子被改造成民宿,很多游客来住。”80多岁的王素清老奶奶一脸幸福,以她名字命名的素清民宿是阆中市五龙村第一家民宿,每年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此基础上,更是衍生出了“素清”农特产品牌,独创“银发就业”模式,带动200余位银发族老有所为,实现当地农特产品年销30余万元。

五龙村网红老奶奶高素清

政策落地 助推乡村振兴

在这缕烟火香气背后,是一场跨越浙川两地的协作让其焕发新生。自2018年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浙江省台州市为提振乡村经济、增加村集体和居民收入,共计注入帮扶资金2938万元,其中2038万元用于五龙村民宿打造,带动周边3个村420余户脱贫户分红;90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学院建设,打造可同时容纳500余人培训,年训可达4万人次的川东北研学旅游、人才培训和劳动实践基地,为推动五龙村乡村旅游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短短数年,五龙村斩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2024年游客量突破1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700万元。

“四个一”模式: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面对村内留守老人、妇女占主体的现实,五龙村量身定制“四个一”增收机制,为弱势群体铺就致富路:入一份股:王素清等18户村民以闲置房屋入股乡村旅游项目,享受“租金+分红”;打一份工:民宿、咖啡馆等提供近500个就业岗位给当地村民;创一份业:扶持返乡青年邓开云等创业者开办农家乐6处、民宿客房89套;建一亩园:带领留守妇女与老年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果蔬直供游客。

五龙村新貌

“银发经济”激活乡村品牌矩阵

这一模式催生了更深远的“品牌裂变”。“素清”品牌独创“银发就业”公益机制:5家门店招募困难老人担任咖啡师,7个社区扶贫车间生产挂耳咖啡,叠加免费体检与生活补贴,已惠及200余位银发族。品牌更衍生创新矩阵——融合本地特产研发枇杷咖啡、薄荷咖啡,联合高校打造“百岁素清,枇杷千金”文化IP,寓意“品牌长久、奶奶长寿、客户常在”;产业链延伸至古法草木灰腌渍皮蛋、川北腊肉等农特产,激活全域资源。

王素清家庭年收入从不足千元提升至近万元,她笑言“这就是想要的生活”;全村近半数人口端起“旅游碗”,留守群体深度参与枇杷采摘、腊肉腌制等生产链;五龙村经验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助力乡村振兴经典案例”,成为全国可复制的范式;旅游收入从2014年数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2700万元,406户通过房屋入股共享发展红利。

银发就业族在做咖啡

“素清”品牌的成长故事,生动诠释了东西部协作战略在乡村沃土上结出的硕果。这个从东部援助中孕育而生的品牌,以政策支持为根基,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通过品牌化运营,将农产品与市场需求紧密连接;更以造福乡亲的初心,照亮了乡村振兴之路。从最初的乡村咖啡馆到如今多元发展的产业链,“素清”始终秉持“乡村为根,振兴为志”的使命,让更多乡亲共享发展成果。

作者:程以琳 任小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