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光中上山,日光初现时完成采摘。一筐筐红透的杨梅从高山之巅运往包装厂,或销往全国各地,或跨洋出海——这是每年五月到七月,浙江梅农采收季的日常景象。山间忙碌的身影与颗颗饱满的杨梅,交织成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2025年杨梅出口季,杭州海关共监管出口杨梅120批、近19吨,杨梅出口“版图”新增英国、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国家。
“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浙江自古盛产杨梅,拥有兰溪、仙居、青田等十大精品杨梅主产县,培育出东魁、荸荠种、丁岙梅、晚稻杨梅四大良种,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不断创新,小小的杨梅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侨乡”丽水青田县尤为典型,38.1万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借助先进冷链技术与便捷交通,远方的游子也能品尝到家乡的“梅”好味道。“今年海外市场供不应求,单果售价超10元。在丽水海关的帮扶下,我们完成了出境水果果园注册,首次将杨梅出口到了荷兰。”丽水集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金苏红说道。
为提升杨梅产业竞争力,杭州海关深入推进“智慧海关”与“智关强国”行动,成立专班开发“智慧果”果蔬基地管理平台2.0,构建基地“培育、考核、核查、注销”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运用低空无人机拍摄结合人工核查,显著压缩出境水果果园注册时效。今年上半年,杭州海关新增杨梅出境水果果园注册15家,同比增长25%,累计达75家。
杨梅无果皮,味美却极难保鲜。为锁住这份鲜甜,浙商们不断革新保鲜与包装技术:采摘后先入保鲜库预冷,工人逐颗精挑,颗粒独立包装防挤压,再抽真空密封;装箱嵌入冰块,全程冷链运输,层层保障,大幅延长保鲜期。
杨梅“一日色变,二日味变”,压缩路途时间同样关键。“以往需转运上海机场出口。如今得益于杭州海关与省机场集团打造的‘航空助农出海’一站式服务,省内机场即可出运,跨城通关仅需约4小时,最大程度保障了鲜度和品质。”青田中智杨梅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小庆说。
为了畅通农产品出海航道,杭州海关打造了涵盖申报、查验、证书签发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开通鲜活产品“绿色通道”联动属地及口岸海关,实施“提前申报”等举措,确保优先查验、随到随检。“杨梅季期间,我们采用‘中心+现场’作业模式,优化监管、提升服务,实现‘一窗受理’,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丽水海关查检四科科长朱伟豪说。
科技赋能杨梅出海,是传统产业与创新融合的成功实践。葱郁山林间,颗颗“红果子”正悄然改变着农民的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以‘智慧海关’和‘智关强国’为抓手,深入推进杭州海关支持农食产品出口三年专项行动,强化源头管控,推动出口企业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助力杨梅‘漂洋过海’,让山间‘红果子’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果’。”杭州海关动植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陈蓓 夏诚禹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方堃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