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图为 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斌作主题演讲。
徐斌:
今天非常荣幸能与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业朋友一道,共同探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农业风险管理这一宏大的命题。作为研究会的副会长单位,以及本次年会的主要协办方,中华保险也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助力农业风险管理谈一谈体会和感悟,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2019年国家四部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乡村场域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指导意见是指导农业保险未来发展的纲要性文件,为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我们认为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首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保险覆盖面高。首先是提高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生产的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提高投保率,实现愿保尽保。二是要通过创新养殖保险模式和财政支持方式,提高主要畜牧业养殖保险的覆盖面。三是要大力发展各地优势特色的农产品保险,逐步提高其农业保险的占比。四是要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是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高。这几年我国农业保险虽然发展较快,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风险保障需求。下一步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保险+期货,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大灾保险试点,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推动农业保险从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防范自然和市场双变动双重风险,提高满足农业保险保障需求。
三是农业保险服务能力高。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农业服务能力,要支持保险机构建立健全基层服务体系,打通农业保险的最后一公里,改善保险服务能力。
四是政府和农民满意程度高。农业保险能否取得高质量发展,最终取决于农业保险对象的满意度高还是不高,要通过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维护投保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力,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提升农民的获得感,提升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
二、中华保险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中华保险始创于1986年,在农业保险领域深耕了34年了,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一直位居行业第二。这些年来在助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一是夯实农险基础建设,着力提升农险服务能力。一方面公司大力加强农村保险网点建设,着力解决农险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2019年底,中华保险已在全国28个省196个市1765个县经营农险业务,农村网点网站下沉到2.7万个乡镇、村,其中乡镇及“三农”服务站共6000余个,村级“三农”服务站超过2万个。近年来,中华保险先后建立了种植业“天空地”多摇杆协同采集平台,养殖险前中台一体化互联网+云平台服务,为广大农户提供了高效的承保理赔服务。
二是加强农险产品供给,逐步扩大农险的覆盖面。截至2019年底,中华保险已开发农险产品条款2005个,初步构成了产量、收入、价格指数、天气指数等全类农业产品,产品体系覆盖了农、林、牧、渔共计180余个农产品品种,产品条款数量位居行业前列。
三是加强发展模式创新,构建全链条农业保障机制。近年来中华保险在服务农业产业链方面持续创新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例如在合肥的武安和山东的威海,开展了养殖保险无公害处理模式创新,通过畜牧业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无公害无害处理场方三方共同参与,并使保监处出行监保处平台的运行,从源头上遏制了病史的禽畜的流到市场,通过平台,解决了养殖户报案难、赔案难等问题,并全部实现了纸质证明材料的电子化的实时传输,实现了养殖业赔款当天到户,得到了武安模式和威海模式,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四是加强了农险科技创新,着力提升农险数据化水平。近期,我们与阿里巴巴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打造保险行业首次基于混合营模式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其中农业保险的数据化将是重中之重。我们力争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构建有中华保险特色的数据农险大厦,真正实现农业保险的物食信息化,管理数据化,和决策智能化。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建成高效运行的全流程农险信息系统,农险全植物的流程实施百分之百线上化操作。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流程再造和运行模式的变革,推动农业保险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三是实现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展望。国家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三农保险创造了新机遇,打开了新空间。未来,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将在以下几方面实行转型升级:
一是以农民为主的转型升级。一切为了农业保险的消费,提供高质量的农险产品和服务,使农业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保险产品方面,行业将稳步扩大农牧业保险覆盖面和农业大灾保险试点。深入推进主粮处武安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的试点,稳步推广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价格保险和涉农保险。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二是以科技为手段的能力提升。中国银保监会在近期下发了《关于推进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等领域化的线上化要达到80%以上,农业保险的数据化转型升级迫于眉睫。
三是以协作为基础的管理升级。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保险主体、生产主体、研究机构等各方面、各种力量的通力协作,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对农业灾害和农业风险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提升农业风险的保险保障能力。2019年以来,中华保险有幸与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深度合作,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共识和初步成果,我们相信未来通过各方面的协调合作,进一步发挥各方力量,探索完善农业保险细分领域的管理服务行业标准,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保险公司抵御农业重大灾害的能力,将助推整个农业保险行业的管理升级。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之年,也是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起步之年,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农村供给侧改革等领域大有可为,中华保险将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农业领域的先发优势,整合内外部支援,综合精准施策,积极为同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以上内容如有不妥,敬请各位批评指正。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文字来自会议现场实录)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