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合奏、街舞串烧、朗诵、群舞、萨克斯合奏……这群在舞台上“炫技”的表演者来自各行各业,而他们共同的身份都是浙江省武义县的新居民。最近,迎着和煦的春风,武义县新居民才艺大赛展演活动暨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启动仪式在当地桐琴镇牛拉泉公园广场成功举办。
据了解,在前期数月的海选基础上,经过10多场复赛、预决赛等环节的激烈比拼,20余位优秀个人及团队最终登台亮相,成为当晚的“主角”。
武义县的新居民正在舞台上表演。
群舞《黄河水从我家门前过》的演员们是武义张氏包装实业有限公司的员工,他们在舞台上展示出的幸福面貌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很紧张,也很激动,从来没有在这么大的舞台上表演过,感谢第二故乡给了我们展示的舞台。”来自江西赣州的丁剑侠夫妇来武义已有十多年,孩子也在这里出生成长,“在这里生活很习惯,觉得自己就是武义人”。
此次登台表演的新居民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还有壮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域与民族的多元化,充分展示了武义开放包容的特质和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也体现了武义文化文艺生活的融合性和普及性。
“很荣幸能通过这个活动,把我们彝族的文化展示给大家。”群舞《彝族舞蹈》的表演者是一对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母女,母亲阿粉莫伍作在武义某电动工具厂上班,女儿邱雨晨在武义出生,现在是芦北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她来说,自己已扎根融入这片土地,是“土生土长”的武义人。
为鼓励新居民在生产工作之余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让文艺服务下沉工业企业,助力打造武义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和包容开放的营商环境,切实提升新居民融入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武义县于2023年9月启动新居民才艺大赛。据统计,本次大赛累计线上线下报名参赛节目3500余个,参与人数7600余人。截至目前,精选的优秀节目在“共富百花云”应用和抖音平台发布,累计播放点击量超40万人次。
活动现场。
近年来,武义着力提升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共富百花会”等公共文化品牌为依托,打造线下“共富百花会”文化服务品牌和线上“共富百花云”智慧服务平台相融合的“共富百花会2.0”模式,建立了覆盖全县所有村、社的文艺村长队伍,并在新居民聚集的企业试点设立文艺厂长,激发文化惠民内驱力,打造“百花齐放”文化共富山区县样板。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武义全县共有46.9万常住市民,其中新居民就达到了12万以上。去年以来,该县聚焦“新武义人”这个社会化服务群体,将新居民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点,着力探索山区县新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径,探索形成政府搭台、人才培育、群众主体、资源整合的文化服务新模式,开展面向新居民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170余场,累计服务新居民8万余人次。
当天现场,除了百花齐放的文艺表演,还有地方非遗文化展示推介、地方特色美食展示推介以及文旅休闲产品展示推介、“扫黄打非”“绿书签”童话护苗展览、“文化共富”示范非公企业表彰等活动。
作者:应佳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