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染,内蒙古一农牧业科技公司的养殖工人贾晓路指尖轻触“中央厨房”控制面板,轻松完成喂牛工作。
“牛饲料都是‘中央厨房’调配好的,我只需要操作控制面板就可以完成喂养啦!不像过去,喂料全凭一膀子力气,汗水经常和草屑黏一身。”贾晓路说的“中央厨房”是专门为安格斯肉牛调配牛饲料的地方。为了精准配比饲料,将安格斯肉牛分为犊牛、青年牛、成年母牛等多个品种,根据牛的不同生长周期为牛定向提供营养,让牛吃得更好更健康。
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按照“大园区、大集群、大融合”的发展思路,优化“五区一带一轴”产业布局,以建设现代牧业、肉牛扩群倍增和培育品牌肉牛产业为目标,引进了一批“牛产业”,通过规模化、科学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每月能固定收入五六千元,离家近还能照顾上家里,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养殖工人贾晓路说。
为深度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潜力,察右前旗将肉牛养殖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先后投资近12.5亿元建成万头肉牛基地2处、“牛村部落”旅游度假区1处、星空木屋等特色民宿40余间、年屠宰量10万头的冷链屠宰加工中心1处、科研研究院1处,形成了以种养为核心、乡村旅游为基础的牛文旅新模式。
走进“牛村部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草沿着山势蜿蜒,星空木屋等特色民宿点缀其间,既有乡村野趣,又不失现代的时尚活力。2024年吸引京津冀等全国各地的游客7万多人,满足了游客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短途休闲旅游需求。
察右前旗从安格斯肉牛养殖到农文旅融合,将“牛经济”与“田园梦”巧妙结合,既保障了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又提升了“农文旅”及产品附加值,推动融合经济多元化,为乡村全面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